爱心论坛热点讨论医疗健康 → 网络性心理障碍

分享到:

  共有359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网络性心理障碍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猴乖乖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小飞侠 帖子:1750 精华:30 积分:16454 金钱:27454 金币:0 魅力:9296 威望:0 登陆:335 注册:2007/4/5 13:51:22 近访:2010/8/25 14:55:41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网络性心理障碍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7/31 9:45:21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随着上网时间不断延长,患者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有些患者晚上起床解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到网络上“溜达溜达”,专家们将此称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网络性心理障碍,最初只是表现为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后来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只有等上网以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正常,该病晚期,患者出现与生理因素无关的体重减轻,外表憔悴,非要连续长时间上网,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征,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
    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发病年龄介于15~45岁,男性占总发病人数的98.5%,女性占1.5%,23~30岁的单身男性为易患人群。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起因应追溯到口唇期,婴儿通过哺乳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并保留了对代表母爱的温暖、关怀、安全等美好感觉的回忆和思念,而患者通过上网,重新获得这种从口唇期结束后就似乎消失而又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满足感。成年后,受到挫折如工作上失利、社交恐惧、失恋等,为了寻求解脱,而沉溺于网络之中。
    对此病的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有:鼓励患者积极参力社交活动,逐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也可应用抗抑郁药如丙咪嗪、多虑平及精神疗法等综合治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