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坛互帮互助平面设计 网页设计 → 艺术设计必看:从零开始学创意之一

分享到:

  共有315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艺术设计必看:从零开始学创意之一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kay205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版主 帖子:274 精华:0 积分:3057 金钱:4571 金币:0 魅力:1795 威望:0 登陆:61 注册:2007/7/1 16:18:55 近访:2007/12/15 9:38:03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艺术设计必看:从零开始学创意之一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8/16 15:00:20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9天打造photoshop创意高手

创意是什么?

       创意是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大智大勇的同义;是导引递进升华的圣圈;是一种智能拓展;是一种文化底蕴;是一种闪光的震撼;是破旧立新的创造与毁灭的循环;是宏观微照的定势,是点题造势的把握;是跳出庐山之外的思路,超越自我,超越常规的导引;是智能产业神奇组合的经济魔方;是思想库、智囊团的能量释放;是深度情感与理性的思考与实践;是思维碰撞、智慧对接;是创造性的系统工程;是投资未来、创造未来的过程。

       在眼花缭乱的photoshop素材世界里你有没有觉得无从下手?经历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设计生涯后你有没有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设计没有了新意?看到别人精彩设计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为什么会这样创造?为什么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万分雷同让你自己看了都觉得乏味,没有新意呢?

       如果你有以上的困扰,那么欢迎你阅读我们的9天打造创意高手系列教程,这个系列教程由章介平老师撰写,本站整理,旨在让大家进行一次系统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创意学习,挖掘你的新思路,拓展你的视野,提高你的平面甚至立体设计水平。

       这个系列的教程很枯燥又很精彩,只有耐心阅读,认真学习,反复实践才能从根本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水平,希望每一位爱好ps的朋友都能从这篇文章里学习到创意的精髓,做出更好的作品!
 
<iframe name="google_ads_frame"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ads?client=ca-pub-2091829493268131&amp;dt=1187247795890&amp;lmt=1187247795&amp;prev_fmts=728x90_as&amp;format=336x280_as&amp;output=html&amp;correlator=1187247795359&amp;url=http%3A%2F%2Fwww.missyuan.com%2Fthread-187316-1-1.html&amp;color_bg=FFFFFF&amp;color_text=000000&amp;color_link=002C57&amp;color_url=000000&amp;color_border=FFFFFF&amp;ad_type=text_image&amp;ref=http%3A%2F%2Fwww.missyuan.com%2Fthread-187333-1-1.html&amp;cc=89&amp;ga_vid=355038248.1187247795&amp;ga_sid=1187247795&amp;ga_hid=283620696&amp;flash=9&amp;u_h=768&amp;u_w=1024&amp;u_ah=734&amp;u_aw=1024&amp;u_cd=32&amp;u_tz=480&amp;u_java=true" frameborder="0" width="336" scrolling="no" height="280" allowtransparency="allowtransparency"></iframe>
艺术设计必看:从零开始学创意之一

回顾创意设计的发展历程,创意设计方法的研究,可以说是20世纪30年代起步,40年代奠基,50年代发展,60年代飞跃,70年代兴盛,80年代普及。由于创意工程的复杂性,其理论体系至今尚不能说成熟,但这并不影响其开发、普及和发展。据统计,至今已提出创意、创造方法340余种。
一、方法发展概述

  创造力开发首先在富于创意的美国出现。早在1906年,一位专利审查人普林德尔写了一篇《发明的艺术》的论文,最早提出对工程师进行创造力训练的建议,并以实例阐述了一些逐步改进发明的技巧和方法,后来另一专利审查人撰写了《发明家的心理学》,其中有发明方法一章。同年,克劳福德发表了《创造思维的技术》,提出特性列举法,在大学讲授,以后,奥肯和史蒂文森相继开出了发明方法和创造工程课程。 1938年被誉为“创造工程之父”的奥斯本制定了“头脑风暴法”,并取得成功。为推广这种方法,他撰写了一系列著作,如《思考的方法》、《所谓创造能力》、《实用的想象》等,并深入到学院、社会团体和企业,组织大家运用这些方法。一些大学、公司等先后采用其理论讲课或办训练班,为群众性的创造普及活动开拓了局面。

  1942年,由瑞士来的天文学家茨维基,在参与火箭研制中利用排列组合原理制定了“形态分析法”。他按照火箭各主要部件可能有的各种形态的不同组合,得到576种火箭构造方案。

  1944年,戈登提出了著名的“提喻法”,成为最受欢迎的创意方法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美出现了许多创造力研究中心,很多大学、政府部门和公司争先恐后地开设了名目繁多的创造力训练课程,创造力咨询公司应运而生。

  在创造工程的研究和开发上,日本可谓“后起之秀”。先是引进,20世纪40年代起有了自己的特色。1944年,其创造学先驱之一市川龟久弥撰写了《创造性研究的方法》一书,1955年提出等价转换理论,1977年出版了《创造工学》。另一位典型人物丰泽丰雄,提倡“一日一创”活动,先后出版《发明指南》等著作。日本人提出了许多有特色的创造方法,如“KJ法”,“NM法”、“ZK法”、“cBs法”等,有多种创造力开发的著作,还有一些专门研究机构,群众性创意活动极为普及。

  从1946年始,原苏联一批学者从175万项发明专利中遴选出4万项高水平的专利文献,从中概括出一批普遍性,有效性强的方法,制定了《发明课题程序大纲》、《基本措施表》、《标准解法表》等,并不断完善,形成了有其特色的创造工程体系。此外,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对创造方法发展作了大量贡献。从20世纪80年代始,我国也开始了创造工程和创意方法的研究和普及,并出版了一批书刊。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创意设计方法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目前已达340余种。无论是群体或是个体,利用这些方法,都可显著提高创意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促进创意、创造难关的突破,因而有重要的研究、推广和实用价值。

二、创意方法的分类

  面对几百种创意方法,如何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创意方法分类系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是因为:第一,绝大多数方法都是研究者根据其实践经验和研究总结出来的,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第二,各种方法之间并不存在线性递进的逻辑关系,形成统一的体系较难;第三,创意思维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心理活动,其规律还未得到充分深刻的揭示,难免出现各执一端的状况。这样,各种方法在内容上彼此交叉重叠,既相互依赖,又自成一统,这给全面条理化带来较大的难度。尽管如此,许多研究者还是作出不少努力,提出一些分类方法。

  例如,日本电气通信协会在其编写的《实用创造性开发性方法》著作中,曾将常用的”种方法分成6类:

1.提出问题法。提出问题法、选择目标是创意、创造活动的首要环节,它决定创意的主攻方向,影响到创意设计的成败。这类方法包括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检核表法、设问法等。例如设问法,它直接从下列6个角度提问题:

(1)为什么需要革新?(Why)
(2)创意的对象是什么?(What)
(3)从什么地方着手?(Where)
(4)由谁主持或完成?(Who)
(5)什么时候完成?(When)
(6)怎样实施?(How)
(7)达到怎样的水平或标准?(HOwmuch)

由于这7个方面的英文第一个字符为5个W和2个H,又常称为5W2H法。这是个典型的设问法。

2.解决问题法。方法中多属于此类。按照创意思维形式和功能特性,还可进一步细分为3种类型:

(1)想象联想法(如头脑风暴法、输出输入法、强制联系法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和程序,克服妨碍想象的因素、调动激励想象力的因素,使创意思维如泉涌,达到成功。

(2)重组联合法(如形态分析法、组合法、焦点法等)。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将若干分立因素巧妙地结合或重组,从而获得新的创意。

(3)类比法(包括提喻法和各种类比法等)。通过两个(类)对象之间某些相同或相似来解决其中一个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关键是寻找恰当的类比对象,这里需要直觉、想 象、灵感、潜意识等多种心理因素。

3.程式化法。是实施步骤已经按逻辑程序加以编排,且每个环节可以产生补充、配合、衔接关系,从而形成有效的创意方法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物场分析法和等价变换法等。

  胡伦贵等在《人的终极能量开发》一书中,按创意思维方式,把创意思维方法归纳为3类,即:1.发散思维法。包括横向思维法、纵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侧向思维法、分合思维法、颠倒思维法、质疑思维法、克弱思维法、信息交合法、头脑风暴法等。

2;聚合思维法。包括求同法、求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完全归纳法、简单枚举归纳法、科学归纳法和分析综合法等。

3.想象思维法。包括原型启发法、类比法、联想法、假说法和梦幻法等。

  刘仲林在其著作《美与创造》中提出LZ分类法。他把创意(造)方法划分为“四大家族”,即

四大系列:

1.联想系列(联想族)方法。这是以丰富的联想为主导的创意方法系列,其特点是创造一切条件,打开想象大门;提倡海阔天空,抛弃陈规戒律;由此及彼传导,发散空间无穷。虽然从方法层次上看属于初级层次,但它是打开因循守旧堡垒的第一个突破口,因此极为重要。“头脑风暴法”是联想系列方法的典型代表。它所规定的自由思考、禁止批判、谋求数量和结合改善等原则,都是为丰富的想象创造条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