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坛互帮互助平面设计 网页设计 → 艺术设计必看:从零开始学创意之六

分享到:

  共有295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艺术设计必看:从零开始学创意之六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kay205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版主 帖子:274 精华:0 积分:3057 金钱:4571 金币:0 魅力:1795 威望:0 登陆:61 注册:2007/7/1 16:18:55 近访:2007/12/15 9:38:03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艺术设计必看:从零开始学创意之六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8/16 15:13:11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iframe name="google_ads_frame"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ads?client=ca-pub-2091829493268131&amp;dt=1187248632921&amp;lmt=1187248632&amp;prev_fmts=728x90_as&amp;format=336x280_as&amp;output=html&amp;correlator=1187248632781&amp;url=http%3A%2F%2Fwww.missyuan.com%2Fthread-187321-1-1.html&amp;color_bg=FFFFFF&amp;color_text=000000&amp;color_link=002C57&amp;color_url=000000&amp;color_border=FFFFFF&amp;ad_type=text_image&amp;ref=http%3A%2F%2Fwww.missyuan.com%2Fthread-187333-1-1.html&amp;cc=90&amp;ga_vid=1757130104.1187248633&amp;ga_sid=1187248633&amp;ga_hid=1673825815&amp;flash=9&amp;u_h=768&amp;u_w=1024&amp;u_ah=734&amp;u_aw=1024&amp;u_cd=32&amp;u_tz=480&amp;u_java=true" frameborder="0" width="336" scrolling="no" height="280" allowtransparency="allowtransparency"></iframe>
艺术设计必看:从零开始学创意之六

类比推理过程

  提喻法是一种以类比为核心,以小组讨论为形式的创意方法。

  (1)由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气质的人组成小组,相互启发,集体攻关。它的成员体现了跨学科,超领域,广泛交叉渗透与综合的特点,这是类比创意设计方法得以大显身手的重要源泉。例如有个小组的成员,就包括:一个心理学有兴趣的物理学家。一个电机工程师、一个对电子学有兴趣的人类学家、一个兼有工业工程基础的书画艺术家、一个有一些化学基础的雕塑家。

  (2)实施该法有两个重要思维出发点:异质同化和同质异化。 同质异化,即变熟悉为陌生。对已有的各种事物,通过类比,从新的或陌生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处理,使看惯的东西成为看不惯,把熟知的东西变为陌生的东西。电子计时笔的发明即是一例:电子表的功能主要是计时,而笔的长久在于书写。表面看来两者好像元关系,实际上却有潜在的联系。因为用笔写作时,往往会想到写了多长时间了,写到何时为止或何时开始写的,等等。创意者将两者长处综合在一起,将电子表装在笔杆中,电子计时笔就诞生了。诱饵捕鼠夹、“水泥肥料”的发明,也属于同质异化。前者把诱饵安上联结弹簧夹的挂钩、后者是水泥洒人酸性土壤而发明的。 异质同化,即变陌生为熟悉。亦即把给定的陌生东西与早已熟的东西进行比较,将陌生之物纳入一个可接受的模式中,从而转换成熟悉的东西。“人造血”的发明就是一例:  一次老鼠掉进了氟化碳溶液中,但却没被淹死。这奇怪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经过分析,发现氟化碳能溶解和释放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与血液里的红血球能担负输送氧气和运载二氧化碳的原理很相似。于是便利用氟化碳制成了“人造血。”

  (3)上述异质同化。同质异化的操作机制是类比。可以把这些机制看作是再生产的精神过程,以及激发。保持和继续创意过程进行的方法。这是提喻法的核心内容,在类比中要运用隐喻、想象。联想。潜意识等心理手段。

  (4)通过审美快感,对想象得到的各种类比作选择判断。戈登认为这种快乐愉悦选择基本上是审美的,如果有形式逻辑也是罕见的。

  由上述可见,类比机制是提喻法的灵魂。戈登把实施该法的全过程分为以下阶段给定问题一变陌生为熟悉一理解问题(分析、抓住要点)→类比(操作机制)→变熟悉为陌生→心理状态(卷人、超脱、迟延、思索等)→心理状态与问题相结合(最贴切的类比与已理解的问题作比较)→观点(得到新观点、新见解)→答案或深化研究的任务。

  2. 点、线记忆新结合的NM法这是中山正和创立的方法。他根据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理论,把人的记忆分为“点的记忆”和“线的记忆”。通过联想。类比等方法积累起来的“点的记忆”,再重新组合,类比引导,连接成“线的记忆”,就会涌现出大量的新创意,做出新的创造。现在非常普及的洗衣机,就是运用NM法发明出来的。首先要把创意对象抽象化,即找出对象的本质或一些关键词。如洗衣机的“洗”。还有洗得清洁的“清洁”一词。使用可靠的“安全”一词等。其次从这些关键词中选出一个,如“洗”,围绕该词,通过联想、类比等手段,进行发散思维,来突破原有洗衣服的概念,充分发挥想象力,列举各种各样的洗涤方法,如擦板搓洗、刷子刷洗、棒槌敲打、河中漂洗、流水冲洗等等,然后分析找出各种方法的共同的实质性的东西。在上述各法中,最本质的是通过加速水的流动,冲掉粘附在衣物上的污物。第三,是应用类比法,设想出可以加速水流动的各种机构(同样要用发散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如泵、转盘甩水、喷嘴甩水、超声波发生器等。然后,根据价值观及现有技术条件等方面,作出可行性评价,从中选出最经济可行的设计方案。

  如果按上述程序所获结果,不尽如意,可另选一个关键词,重复上述程序,另找新的设计方案,直至心满意足为止。这种NM法,也可用于教育、文艺、管理等领域中。如教学计划、课程教学设计、课堂结构设计的方案优选等。

  3. 等价变换法这是通过对不同事物的一方或双方经过适当的思考,找出原来无关的两个事物的共同点,把两者的等价关系体系化。

  该法的创立者市川龟久指出:“创造性开发的生物学模式存在于凤蝶的成长过程之中。”他认为,在由幼虫变成蛹进而变成漂亮的蝴蝶的变态过程中,存在着创造性开发的最完美的基本模式,并以此作为等价变换理论提出来。即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初期的外形被舍弃了,但是内容却进入了高级阶段,走进了新秩序之中,终于选择了新形态。创意、创造过程也完全相同,此时“新阶段的 外形”等价变换为“新的形态”。等价变换法的程序要点如下: 提出问题→确定观点→抽出等价因素→广泛寻找等价因素特征的事物→选择较合适的一种→对这一种分解、扬弃,与其他新要素结合形成新事物→经检验后对不妥处通过反馈,调整修改,最后获得满意答案。

  一种锅炉最初开发的过程,就是采用了等价变换法。开发者的创意来自小学自然课本中学到的“血液循环”知识,他先画出锅炉的结构模型,再画出人体血液循环模型,将两者重叠在一起,他发现如下等价性:

  心脏→汽包;瓣膜→集水器;毛细血管→水包;动脉→降水管;静脉→水管群。 结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锅炉设计:在40度倾斜式水管群上下部分别安置汽、水包;水管群加热,大量蒸汽进入气包、压力上升;集水器利用气压将水吸入,通过降水管再进入水包,热效率提高了10%。在发明过程中,是将血液循环里动、静脉分工及心脏内防止血液逆流的瓣膜的功能,采用等价变换,联想到“水流与蒸汽循环”。


  臻美系列创意设计方法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进入到文明社会以来,人类在追求物质需要的同时,也存在着强烈的精神需求,其中包括对美的追求,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审美需要不仅日益强烈,还逐渐地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以至社会生活领域扩展。在现代社会里,任何产品或商品;如果不考虑人们的审美要求,不把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结合起来,就不可能真正受到欢迎和接受。下表列举了15种产品包含的实用因素和审美因素的比重。当然这是一种统计数据,只是相对的,并且在不断变化。

  现代设计,应当充分考虑人们对产品美的追求,并且适应社会美的观念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必须对创意美学进行深化的研究,尤其要注重臻美系列创意设计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关于设计美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英国艺术理论家罗斯金和工艺美术家莫里斯。

  罗斯金曾在其讲演中强调,工业艺术、日用品艺术是艺术大厦的基石,而这些艺术的基础是天赋、美和效用三位一体。莫里斯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产品要适用、多样、美观;劳动过程要舒适、惬意;把艺术和技术结合起来,使产品成为艺术作品的思想。他有一句名言:“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虽然你认为有用,但你认为并不美的东西。”其后,德国一批建筑师、工艺美术家和工业设计师联合创立了德意志艺术工业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欧美掀起了工业艺术设计的浪潮,并日益向世界范围内扩展。 设计美学的任务包括:通过产品审美质量的提高来完善人的审美能力,培养社会的高尚情趣;为了提供在实物界创造美的条件,使人的智慧、创造性和技艺在劳动过程中获得充分的发挥,因而获得精神情感上的满足。现代艺术设计源自英文“Design”,原有计划、设计、图样等含义。它在艺术作品中指构思、结构、情节、底稿等意义。著名美学家奥符相尼柯夫认为:“Design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的目的是要形成和调整对象-空间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使其职能的方面和审美的方面达到统一。”为了要创造实用和美观的相结合的产品,就必须将设计、工艺、制造、消费等过程统一于整体之中,“Design”正是组合大规模生产各个环节的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要求生产的东西不仅是经济、耐用、实惠的实用品,而且是美观、新颖、宜人、能满足和提高审美情趣的艺术品,有和谐、完整、个性优美的结构和形式,能与产品的功能内容互相统一,使人在观赏、使用、接触它们时,产生舒畅抬悦的感受。为了达到产品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完美统一,造型设计必须符合美的形式原理和审美原则。

  1. 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中心点、中心线、对称面,在形状、大小或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如人体、船、飞机的左右两边,在外观或视觉上都是对称的;均衡是不对称形态的一种平衡。对称与均衡是取得良好的视觉平衡的两种形式。 对称能给人以庄重、严肃、规整、条理、大方、稳定等美感,富有静态的美,条理之美;但只有对称,在人的心理上会产生单调、呆板的感受。

  均衡来源于力的平衡原理,它具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秩序,体现出活泼生动的条理美:轻巧、生动、富有变化、富有情趣,可以克服对称的单调、呆板等缺陷。

  2. 对比与调和对比是两个并列在一起的极不相同的东西的互相比较。可以形成对比的因素是很多的,诸如曲直、黑白、动静、隐现、厚薄、高低、大小、方圆、粗细、亮暗、虚实、红绿、刚柔、浓淡、轻重、远近、冷暖、横竖、正斜等。对比,可以形成鲜明的对照,使造型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形象生动。但是过分的对比,会产生刺眼、杂乱等感受。

  调和是对造型各种对比因素所作的协调处理,使产品造型中的对比因素互相接近或有中间的逐步过渡,从而能给人以协调、柔和的美感。

  对比和调和是相辅相成的。对比使产品造型生动、个性鲜明,避免平淡无奇;调和则使造型柔和和亲切,避免生硬或杂乱。自然界就是一个既有对比又有调和的大世界,而人造的具有鲜明对比又有恰当的调和的环境,往往更富有动人的美感。

  3. 安定与轻巧 安定是指产品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视觉上的安全感,而轻巧则是指产品的体量小、质感轻,使用轻盈、灵活。

  安定与轻巧之间的关系,常常难以量化,往往要凭设计师的视觉感受。一般形体小、质轻的,要着重处理安定;而形体大、质重的,要着重处理轻巧。设计师要权衡两者的得失,根据产品的功能、材料和使用对象等作出恰如其分的处理。

  4. 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有秩序、有规律的连续变化和运动。如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音调;自然中的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寒暑交替等,人的呼吸、走路和生活也是有节奏的,破坏正常节奏,就不利于健康,缺乏美感。节奏性越强,越具有条理美、秩序美。韵律则是指在节奏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内容和形式抑扬节度的有规律的变化统一。 “节奏”强调的是变化的规律性,而“韵律”显示的是变化,能表现出生机勃勃的力量或发展、前进、上升、跃进等活生生的态势和律动美。海浪、湖波,“一石击起千重浪”,都强烈地表现出一种律动美,古典音乐、舞蹈也有强烈的律动美,即使今日,律动美仍是音乐。舞蹈的主要的美的形式。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应当借助节奏美与律动美,使造型形象化。生动化和规律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5. 尺度与比例尺度是指以一定的量表示和说明质的某种标准。一般他说,尺度都有一定的尺寸范围,各种产品的尺度是受人的体型。动作和使用要求所制约的,不能任意超越,并有特定的合理性,优良的设计都有着合理的尺度。例如一般居民楼的层高以不低于2

 回到顶部